9月14日上午,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浙江农林大学校区2022级开学典礼在东湖校区举行。校长沈希、副校长吴家胜,省农业农村厅农广校副校长宋美娥,东阳市金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卡等出席典礼。

沈希在仪式上致辞并介绍了学校情况。他指出,“头雁”项目是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人才支撑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双共建高校”和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农林大学为国家、省域乡村全面振兴培养了大批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型“三农”人才。办好“头雁”班,更是浙江农林大学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他希望广大学员要做三农事业的国之大者,心怀乡村振兴的国之大局;要珍惜良机,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要带头示范,做到“头雁先行、雁阵齐飞”。
沈希强调,学校将把“头雁”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集聚最优质的师资力量、教学模式以及硬件设施,为学员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导师们要毫无保留,把全部的积累传授给学员,实现教学相长,共同促进;相关学院要努力把“头雁”项目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牌,力争在全国树建“头雁”项目的样板示范,为国家、省域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

宋美娥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党和国家汇聚多方资源,启动实施“头雁”项目,采取“4个1”培育模式,着力建设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队伍。希望各位学员珍惜机会、克服困难,做到踏实用心、学真经、见实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服从管理,担当使命、发挥“头雁”作用。

开班仪式上,沈希为本期培训班授旗。专业导师代表赵阿勇、创业导师代表华建华、学员代表方泳先后发言。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头雁”项目研修班的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丰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学校还将在培训过程中开展“共建农校合作平台、共享培训成果”活动,共同打造“优农佳品”共建联盟。与会领导和导师学院代表共同启动了“优农佳品”共建联盟平台。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是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旨在加强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系统性培育和综合性政策支持,培育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头雁”队伍。我省计划用五年时间培养4000名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年均培养800名“头雁”人才。经遴选,由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艺师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三家培训校区联合承担培训任务,重点围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专业技能、调研实践开展培训,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掌握团队管理新方法、熟悉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
在今后的培训中,我校还将为每名“头雁”选配导师团队,开展学历与非学历链接,建立“头雁”项目学员职业技能等级考评绿色通道,利用全校教学资源对所在产业进行一二三产全方位融合指导。在专业导师指导的同时,还将同步开展相关领域导师交叉融合研讨,真正做到全方位服务头雁发展。
据了解,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浙江农林大学承办,旨在推进各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人才素质整体提升,为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先行和示范。

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80余名校内外专家学者及行业顶尖人才担任的专业导师和创业导师,以及来自杭州、宁波、温州、丽水等全省11个地市的200余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和新闻媒体代表参加开学典礼。
(继续教育学院 曹嵘/文 新闻中心 陈灵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