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年报 最新公开信息 依申请公开 规章制度 学校主页 校园信息门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农林要闻 > 正文
 
国内十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我校创新劳动教育
 
【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22/03/23 19:33:50阅读次数:次】
 

今年以来,我校结合办学特色,开设了《大学生烹饪基础教育与实践》《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楼宇服务实践课》《学生公寓基础劳动教育与实践》四门劳动实践试点课程,每门课程1个学分。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推出50门左右劳动教育课程,希望通过教学改革,真正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校创新劳动教育的举措得到了学习强国《青春中国》栏目头条的专题介绍,也吸引了《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钱江晚报》以及中国新闻社、中国教育在线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相关媒体先后以“浙农林大首开4门劳动教育课程受学生热捧”“烧菜、种花成必修学分 浙江一大学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大学生跟大厨学做菜”等为题,聚焦我校劳动教育系列课程,点赞我校结合自身特色,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树立学生学农、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理念,培养学生肯干、实干、能干良好品质的做法。



相关报道链接如下:

“烧菜”“种花”成必修学分 浙江一大学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跟着名厨学烧“西湖醋鱼”;跟着绿化工程师种花植树;跟着教室管理员消毒清洁;跟着寝室阿姨学习物品收纳……

连日来,浙江农林大学选修劳动教育课程的同学收获满满。原来,从今年开始,该校明确设立劳动教育必修学分1分,本科生参加劳动教育不少于32学时,修满学分才能本科毕业。

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分别为《大学生烹饪基础教育与实践》《园林绿化养护劳动实践》《楼宇服务实践课》《学生公寓基础劳动教育与实践》等四门劳动实践试点课程,每门课程1个学分。

学生在体验劳动教育课程。 

所有课程全部由学校的专任教师和后勤骨干员工共同授课: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主要教授理论方面的内容;由后勤骨干组成的授课团队,主要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参加相关劳动。由于劳动实践课程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用,吸引了很多学生关注,每门课25个名额,一上线就被“抢光”。

授课劳动实践的老师怎么挑选?浙江农林大学面向后勤选拔了一批技术过硬、沟通能力强的骨干,兼任相关课程的老师。

董铭华是该校后勤食堂的资深厨师长,也是中国烹饪大师。他烧得一手好菜,十分受师生欢迎。原先的“董大厨”已经变成了现在的“董老师”,开始把后勤食堂的灶台当讲台。

每次上课前,“董老师”都要提前准备食材、酌料,并亲自示范切菜、烧菜、颠锅、起锅,演示制作步骤。

随后,学生们学着切菜烧菜,“董大厨”则一边指导一边讲解烹饪每道菜需要掌握的切菜要领、烧菜技巧、营养成分……董铭华说,“能够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烹饪的技艺,我觉得和做厨师一样有意义、有成就感。”

学生在体验劳动教育课程。 

“给我们上烹饪课程的,都是后勤餐饮骨干。良师出高徒,仅仅一节课的时间,我就学会了烧糖醋排骨。下次回家,我一定要烧给爸妈吃。”浙江农林大学广告201班的学生程晓梅认为,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学校开设的劳动课程,无论是烹饪课,还是楼宇服务、园林绿化养护和公寓管理,都可以让学生锻炼劳动能力,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从事劳动的机会还是太少了。”浙江农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郑本军表示,学校开设的四门劳动实践课程是真操实练,将学生带到真实的劳动场地里去,指导在劳动中学习、成长、感悟,切实掌握一门技能。

说起开设劳动教育系列课程的初衷,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郭建忠说:“学校今后还会根据实际不断增加和完善劳动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希望结合学校特色,加强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推进学生劳动教育,树立学生学农、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理念,培养学生肯干、实干、能干的良好品质。”

(新闻中心)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欢迎关注浙江农林大学官方微博:
信息公开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规划计划
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学生工作
干部人事
财务管理
基建资产
创业工作
监督工作
群团工作
社会服务
对外交流
校园安全
公共服务
其他

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公开网  |  网址: HTTP://XXGK.ZAFU.EDU.CN
联系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校长办公室  邮编: 311300  |  联系电话: 0571-63732700  传真: 0571-63740666  |  电子邮箱: xb@zafu.edu.cn
建议您使用 1280*800
及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