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义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已成为繁荣义乌的代名词。在浓厚的商业氛围中,不少农林学子在这里坚守奋斗、创业经商,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践行着农林人特有的“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精神,用自己的力量推动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
周永青:花卉租摆产业风尚的引领者
周永青,我校2004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现任义乌市红绿蓝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中时,周永青就注意到身边很多邻居做苗木行业很成功,开始对这个行业产生浓厚兴趣。高考时他决心报考浙江农林大学,梦想着将来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苗木公司。
大学时代的周永青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成立了“志青社”,从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货到临安售卖风铃,赚到了第一桶金。大二暑假,他发现义乌热带鱼市场火热,于是直接去鱼店做兼职,学习了热带鱼养殖技术。随后,他在一家地下商场里开了一家售卖、租借热带鱼的店,积累了不少创业经验。
大学毕业后,周永青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园林梦。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永青在江苏昆山遇到久违的老同学,参观了同学的广告公司。他发现昆山机器激光雕刻十分先进,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经过几个昼夜的思考,他决定买机器回义乌去,办自己的广告公司。由于技术优势,广告公司运营不错,周永青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周永青(左二)和前去采访的学弟们在一起
两年后,随着义乌的机器激光雕刻的普及,商家们开始打起了价格战,他的公司陷入困境。此时,“园林梦”再一次出现在了周永青的脑海里。“是时候去闯闯园林苗木行业了”,果断转卖了公司,决意投身园林苗木行业。
“要寻找伙伴,最可靠的还是大学同学,我知道他们都很优秀,肯干能干实干”,周永青第一时间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在义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苗木公司,主要做园林工程和绿化养护业务。创业艰难的时候, 5个人只能合吃一碗番茄蛋花汤,夜晚一起睡地铺,但每个人脸上无不洋溢着灿烂笑容。
值得庆幸的是,母校一直是他们坚强的后盾,遇到技术上的难题,他们就请教学校老师。大学的老师还实地考察指导,给他们提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他们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
2008年,周永青决定做花卉服务,主打室内花卉租摆,创办了红绿蓝花卉有限公司。通过提高专业人才的工资待遇、寻找挖掘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制定一系列规划,将公司生产和服务规范化……红绿蓝花卉有限公司逐渐走上快速发展的大道。
“累死自己、饿死同行、气死客户”就是花卉租摆产业经营状态的写照。“没有好办法就用笨办法,作为一个农林人,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干,就是我的办法”,周永青开始一家一家走访义乌周边的花卉产业公司,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行业标准。
周永青在接受采访
2016年初,周永青和一群花卉租摆行业人士积极响应“让全国租摆人联合起来抱团发展”倡议,90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了中国花卉租摆产业联盟。在联盟的推动下,花卉租摆产业经营环境逐渐好转,他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经营理念带领公司快速发展,引领花卉租摆产业风尚。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义乌本地市场知名品牌、租摆行业领先品牌。
“坚持了近20年的园林梦,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尝试,不断尝试,比什么都重要,坚持,不懈坚持,希望总会眷顾的”,周永青说。
冯剑:让文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冯剑,我校2005届校友,政协金华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义乌市十八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义乌十八腔网站的创始人。
冯剑在接受采访
说起来,冯剑与互联网的缘分在大学时期就“牵上了线”——做个人网站。2005年毕业时,他已经赚到了近百万资金。大学毕业后,冯剑在家人的劝说下进入国企,在国企工作的平稳日子让他变得稳重,更加成熟。那段时间,他时常想起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运营。
在临近三十岁的档口,创业激情不曾磨灭的冯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国企的工作,怀着满腔的热忱回到了互联网地方社区运营的领域,并在2010年底筹建起“义乌十八腔”网络互动社区——义乌本地生活论坛。
一开始,自己单枪匹马干起来。有了一定基础,就慢慢找人组建团队,这期间有过分歧,有过争吵,也遇到很多不顺,但凭借着一腔热情和几年的工作经验,冯剑支撑了下来,不断吸收人才,建立一支有闯劲有干劲的团队,同时完善了制度,拓展了业务,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受邻近方言的影响,义乌各地的方言差异很大,故常有“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的说法。这是“义乌十八腔”公司名字来源之一,但不止如此。冯剑表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声音,现在义乌有全世界各地的人,‘十八腔’寓意我们能聆听不同的声音,并把这些汇集到一起。”作为创业者,需要关注来自全世界的信息,也要善于听取采纳团队成员的意见。
2011年,冯剑的网站正式上线,通过大量的线上线下活动和用户发生交互。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他发现传统论坛的形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义乌十八腔”的发展,虽然是从PC端开始起步,但冯剑从未将目光限制在PC端的网站。尤其是2013年初,腾讯公司一经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冯剑认为应该坚决地摒弃PC端的思维,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去拥抱移动互联网,他马上引导公司重兵介入,开始建设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冯剑(右二)和前去采访的学弟们在一起
后来,微信公众号普及起来,逐渐火热。冯剑的团队已抢占了制高点,抢到了先机,完成了原始粉丝的积累。义乌十八腔抓准了移动阅读的趋势,实现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型。
“用户喜欢使用什么工具,我们就在什么工具上花精力。”从2011、2012年的微博和2013年的微信公众号到2015年的义乌十八腔app,再到如今第一时间入驻的企鹅媒体平台,冯剑和他的团队始终选择拥抱新生事物,抓住每一次机遇,最大程度地与用户建立联系,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
不论是PC端门户论坛、微信公众号,还是上线十八腔APP,冯剑都做到了对行业趋势的准确把握——工具在变,内容不变。他和他的团队始终紧紧扣住“真实”“情怀”这两个关键词,他们清楚地知道:只有还原义乌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才能引发人们最真挚的情怀,获得人们长期的关注,这是公司的生命线。
如今,冯剑一手创建的十八腔已经成为义乌当地首屈一指的区域自媒体,吸引了义乌60多万年轻用户使用。在2014、2015、2016年度自媒体服务平台新榜发布的行业数据中,连续三年获中国微信公众号500强,在全国近1500万个微信公号中位列第275名,长期稳居浙江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前五,浙江生活资讯类第一。
“创业的种子来自于浙江农林大学的读书生活,那是梦开始的地方,浙农林人靠谱,我的公司愿意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实习和工作的机会”,近年来不断有学生前往冯剑的公司实习,学校和公司的关系日益紧密。冯剑表示,“从未忘记母校给予他的成长和鼓励,学校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让我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不论在什么地方摔倒,都能爬起来继续向前,浙江农林大学是我的福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义乌这片商业热土上,越来越多的农林学子,正以自己的行动拥抱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行。
( 园林学院一县一故事采访团)